中國的懸棺葬,以四川珙縣麻糖壩僰人懸棺的類型齊全、數量較多、保存較好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峽中的大寧河、風箱峽、兵書寶劍峽也都有懸棺。
懸棺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于崖穴中,另一頭架于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懸棺葬工程艱險,耗資大,主要在貴族中盛行。
安葬懸棺方法是將去逝之人的棺材安置于人跡難至的懸崖峭壁之上,或者停放于天然洞穴之中,或者人工打樁將棺材架于其上,高距地面一般為幾十米至上百米,其景觀非常令人驚訝。
為了真正揭開大寧河懸棺之謎,1980年7月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的師生在大寧河深處的荊竹壩進行了一次實地探索。他們采用木梯接木梯的辦法,取下了離地面最低的一具棺(編為十八號棺),這具棺木長一點六米,寬高各零點四五米。由于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棺木已輕若木炭,重量不超過五十公斤。棺木的底、蓋都是整塊的木頭制成,制作工藝相當粗糙,刀斧痕跡明顯可見;底、蓋和兩壁各有兩個方孔,這大概就是為了便于“懸索下樞”。棺內有兩具尸骨,一個是十多歲的男孩,一個是十四五歲的女孩。隨葬物有銅帶釣兩件,長短各異,長的八厘米,短的三點五厘米,兩釣象蛇頭,鈕似桃形,全釣呈琵琶狀;還有一只銅手鐲。根據制作技術、式樣以及銅質的分析,專家們認為屬西漢之物。1981年3月,在四川珙縣召開的首次全國懸棺座談會上,一些專家認為,大寧河懸棺甚至要比珙縣懸棺早出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