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風景區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麓,區域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它是一處以地下懸河、巖溶奇觀、赤松黃大仙祖宮為特色,以觀光度假、運動休閑、海外朝圣為主要功能的山岳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屬低山丘陵地貌,海拔大多在五六百米,主峰高1312米。中部分布著長達25千米的帶狀石灰巖層,鬼斧神工般地塑造了50多個溶洞和多條地下河,一個地下湖,自古即有“五湖十景”之稱,尤以雙龍、冰壺、朝真三洞最著名,新發現的仙瀑洞內懸瀑落差達73米。
景區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中。山體海拔高差較大,氣溫垂直變化明顯。景區內盛夏的平均氣溫比山下低4~8℃,是避暑的好去處。山間云霧縹緲,?,F云山霧海奇觀,是名副其實的清涼世界。每年吸引著全國各地大批的游客前來避暑和度假。
雙龍風景區劃分為雙龍洞、黃大仙、尖峰山、大盤天、仙鶴妍、優游園六個景區。主要景點有:黃大仙祖宮、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仙瀑洞、金華觀、桃源洞等。景區內自然環境優美。景區的植被覆蓋度在85%以上,林木蔥郁,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雙龍風景區以林海莽原、奇異洞景、道教名山著稱于世。全區共有自然景點134處,人文景觀17處。其中最為有名的自然景觀分別是雙龍洞的“臥舟”、冰壺洞的“觀瀑”、朝真洞的“賞石”、仙瀑洞的“探險”。
金華山是道教名山,早在宋代即有“天下名山”之譽。尤其是聞名于港、澳、臺、北美、東南亞一帶的黃大仙,就是在金華山修煉成仙。在香港嗇色園黃大仙廟主殿前牌坊就刻有“金華分跡”字樣及有關“叱石成羊”傳說的雕刻。作為黃大仙的真源和祖庭,金華山是獨一無二的。每年吸引大批港、奧、臺等大批游客前來朝圣和旅游。景區內現有黃大仙祖宮、金華觀等景觀,并有關于黃大仙傳說的臥羊山、叱石成羊、白 馬騰空、撞石成仙等多處景點。
開放時間:
08:30~16:30
地址
浙江省金華市雙龍
金華火腿
金華火腿,形似琵琶,皮薄骨細,肉色紅潤,香氣濃郁,味美可口,素以色、香、味、形“四絕”馳名中外。曾在國內外物產博覽會上多次獲得金獎。據陳藏器《草本拾遺》記載,唐開元前金華已產火腿。明代成為金華主要特產,并列為貢品。清代始遠銷海外。金華火腿產地遍及各大縣市。由于制作方法和用料不同,有許多不同品種,其中原產東陽上蔣村的金華蔣腿和原產浦江石宅鄉曹源一帶山區的竹葉薰腿為珍品。
宣平蓮子
宣平蓮子,又稱宣蓮,始種于清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宣蓮粒大肉厚,酥松易煮,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相傳清代曾列為貢品,與湖南所產“湘蓮”齊名。主要產地是武義的柳城、西聯、大源、澤村等鄉鎮(原為舊宣平縣地)。
金華酥餅
金華酥餅,表里酥脆,內葷外素,油而不膩,鮮咸可口,水份少,耐存放,是一種風味獨特的糕點。古時秀才趕考、今人出門旅行,皆樂以此為干糧;宴請賓客則可作席間點心。金華酥餅以面粉、雪里紅干菜、全肥肉、素油、芝麻、飴糖為原料,經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金華酥餅文字記載見于南宋婺州浦江吳氏所著的《中饋錄》。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開發多品味酥餅,除傳統干菜肉餡酥餅外,還新增火腿酥餅、甜酥餅、辣酥餅等品種。市區和金華農村集鎮均有酥餅生產。
現為浙江重要的交通樞紐,閩浙皖贛四省的交通要道。金華交通發達,鐵路浙贛線、金(華)千(島湖)線、金(華)溫(州)線橫貫境內;義烏機場已建成通航;水運直通杭州及沿海口岸;公路縱橫交錯,輻射八方,現有330國道,303杭金省道穿境而過隨著杭金衢和金麗溫兩條高速公路的興建,以金華為中心的聯系更緊密,金華的交通樞紐地位日益顯現。
公交
1.從市區清波門乘3路公交車途經雙龍風景區。
2. 火車西站前的太陽城乘21路可達雙龍景區。
出租車
浙江金華起步價為5元/2公里。
金華佛手
金華佛手,雅稱金佛手。金華栽培佛手始于明末清初,由羅店西吳村吳必綱(公元1592-1722年)自吳中閶門(今蘇州)引進種植。金華羅店一帶自然環境、水質、土壤頗適宜佛手生長。光緒《金華縣志》記載:“佛手柑,邑西吳羅店等望而卻步為仙洞水所經,柑性宜之,其透指有長至尺余者,色香亦大勝閩產”。金華佛手是色香俱佳的盆景珍品,又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
金華山茶花
金華北山等地有野生山茶花。據金華羅店后溪河村《何氏宗譜》記載,人工栽培山茶花始于南宋(公元1127-1279年),多栽于庭院,供觀賞。二十世紀70年代末發展成為商品生產。金華山茶花品種有200多種,80年代從國外引進“荷蘭黃、美國大紅”等新品種,“花佛鼎”是金華山茶花中的佼佼者,其花瓣卷曲呈半球狀,色澤鮮艷奪目,深紅中鑲有白塊,花盤直徑7-8厘米,花期長達半月之久。屬國內名貴品種。1986年,命名山茶花為金華市花。
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是中國四大木雕之一。唐乾符年間(公元847-879年)已有馮家樓府第建筑裝飾木雕。北宋建隆二年始建的東陽南寺塔遺址中出土的木雕佛像,已具多層次、鏤空雕的雕刻技藝。東陽木雕的雕刻技法,有浮雕、圓雕、透空雙面雕彩木鑲嵌雕等10多種,以多層次高浮雕見長。佳作迭出。明代建筑盧宅“肅雍堂”,前后廳堂2200余楹,雕梁畫棟、禽獸花卉、神態逼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樓水明主持,為新加坡37層建筑董宮酒家雕刻的24幅大型條屏,每幅高12米,寬1.2米,總重量30余噸,雕有嫦娥奔月、鄭和下西洋等24個題材近千個人物和配景。1984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陸光正創作的插屏“百美圖”,高2.5米,寬3米,刻有古代仕女、巾幗英雄147個,在香港展出后,被譽為“木雕杰作”。
東陽竹編
明、清時,東陽竹編已成為考究的工藝品。清康熙年間被列為貢品。民國4年,竹編藝人馬富進編制的“魁星點斗”,作品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1979年,采用30多種圖案和工藝,配以竹雕、漂白、燙金、印花等技法,紡織而成的“香爐閣”,造型典雅,玲瓏剔透。1980年選送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陳列,并先后選送日、美、香港展出,被譽為“中華民族漢代竹編的杰作”。1984年,東陽竹編廠創作的長6.19米、高2.68米的竹編“九龍壁”。耗工1萬多,歷時1年余,被評為國家藝術珍品,并獲第四屆中國工藝百花獎金杯獎。
金華是著名的江南古城,民俗文化燦爛多彩,素有“文物之邦”、“小鄒魯”之稱,民間藝術底蘊相當豐厚。民間說唱藝術有金華道情、金華民歌等,民間娛樂有斗牛、龍燈、舞獅、牡丹燈、臺閣和本地農村獨有的迎蠟燭;民間工藝有剪紙等,另外還有鑼鼓十響班,令游人玩賞不盡。
燈會
燈會是金華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娛樂活動,人們通過迎燈,以示驅邪除瘟,去災祈福,求五谷豐登、人畜平安。日時燈會都在元宵舉行,因此,元宵節又稱“燈節”。一般于農歷正月初十起燈,甘日散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興。
金華燈彩品種繁多,絢麗多姿。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 “橋燈”(金華、蘭溪稱“板凳龍”,浦江稱“長燈”),一般均有百余橋(一節為一橋),長者數百橋,甚至千余橋。橋燈分“龍頭”和“燈橋”兩部分。龍頭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龍形狀。外粘棉紙,描以彩色龍磷、云彩,腮挑龍須,嘴銜龍珠,四支擎有各種彩燈,背上插旗數面,上懸“天燈”,下掛“地燈”,極為精致。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艷奪目。燈橋下托木板,每板長2.3米,闊18厘米,厚5厘米,板兩頭各有一孔,間距70厘米,用以接燈。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迎橋燈主要陣式有:“欽索箍”、“肚里滾”、“青蛇溜”、“麥餅挑”、“荷花旋”、“剪刀股 ”、“雙開門”、“繞房柱”等,極為精彩、驚險。
舊時迎龍燈,程序繁瑣講究,禁忌尤多。扎制龍頭之竹,必須“偷”。其“偷”法,察準適用竹后,至夜集人砍之。砍畢,于竹根處放上紅包,鳴炮而去。新制的龍頭板和橋燈板“偷”法亦然。被偷者領取紅包,不管補償如何,引為吉利,從不責怪。龍頭經精心扎糊和彩繪完畢,用兩方小紅紙障目,待迎燈之日,行“出位”儀式將龍頭抬至廳堂,案上供奉五谷、糖果、糕點,由道士“請龍神”后,才啟去小紅紙,曰“開眼”。爾后,村人香燭朝拜。迎龍燈者須火浴凈身,然后扛燈橋,放火炮“出門”至曠場,使全村燈橋相接,整條龍、燈齊全,才出發上殿,意為會諸神。村坊越大,燈橋越多,燈隊就越長。再后,按俗定路線游龍。游龍時,隊伍最前列為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捧香盤,次為挑“火炮擔”、“蠟燭擔”者,再次為扛“雙頭鑼”及“虎頭牌”者,后才是龍頭。高擎魚、蝦、蟹散燈的孩童無禁無拘,可占執香之前,可伴燈橋之側,亦可隨龍之尾,謂“巨龍出游,蝦兵蟹將開路、護駕”,龍燈游田野,稱“踏青”、“察麥”。人眾路窄,不免踩壞麥苗,然無人責怪。游龍時,要“跳燈”、“團燈”。
廟會
金華各地,舊時廟會眾多,尤以農歷八月十三日胡公大帝廟會最盛。屆時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絕,商賈云集,百貨陳雜,除舉行“午迎佛”等俗定儀式外,還有表演“迎大旗”、“三十六行”、“翻九樓”、“迎臺閣”、“演大戲”等娛樂活動。“所謂好淫伺是也。一會之興,有煙火,有戲班,且多至十余”(光緒《金華縣志》),廟會之盛可見一斑。現在,各地廟會活動仍經常舉行,但封建迷信活動已基本廢除,為演戲、放電影、迎龍燈、游藝、展覽等活動所替代。廟會多被改造成娛樂活動會、物質交流會和文化節。
斗牛
金華斗牛始于宋朝,積習相沿,經久不衰。金華斗牛是牛與牛斗。斗牛除金華縣外,市屬義烏、浦江、永康、武義、蘭溪等均可見到。一般都是為廟宇開光的一項娛神活動。武義稱斗牛為“抄牛”或“抄牛角 ”,永康稱“操?!?,浦江稱“軋闖牛”。每年稻秧插完“開角”(一年第一次斗牛),至次年春耕前“封角”(一年最后一次斗牛),除農事大忙或風雪相阻外,幾乎是一月一大斗,半月一小斗。斗滿一周年,稱“一案”。
婺劇
婺劇是我國古老的劇種之一,深受民間特別是金華地區人民的喜愛,成為金華當地的一項常見娛樂活動,在國內外都享有較高的聲譽。近年來,浙江省婺劇團為發揚這一傳統劇種,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在培養接班人、挖掘和開發新劇目作了大量的工作,使婺劇得到延續和發展。